燕赵十老书画社

联系我们

了解更多信息,请致电

成员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燕赵十老书画社 > 成员

李建新

发布时间:2017-08-15

李建新师承张旭光先生,在河北省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毕业,在书法上苦苦追寻二十余年,其作品有大气之象,根基深厚,曾走进碑林访二王故里,追古人风范,形成了自己风格,为多家商店写牌匾,作品多次在省市书展中获奖,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,书法作品被众多收蔵家收入名下。先后在各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余幅,是河北书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,书画将照耀他的人生。

现任: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中级书法教师、中国书画家联谊河北办事处常务理事、河北省文联名人艺术学会常务理事、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、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河北省书法文化研究会理事、河北山森书画院院长、观古堂艺术馆顾问、唐印文化书法讲师、河北精英联合会艺术委员会会员、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。

读书万卷品自高,书法是技法和修养的结合体,李建新先生先后阅读了大量的书藉,购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名家碑帖。从理论到范本通读多遍,领会书中精神,博览群书,广泛涉及各类书画作品,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。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得远,发于笔下的书法作品才能志高气大,李建新先生可谓艺高胆大,把黑色的笔墨变化发挥到最大,做到酣畅淋漓尽致,淡而不薄,渴而不枯,神明气足,字里行间露出了读书破万卷的情思博学的功底。

《群贤墨趣》

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杜牧

李建新先生远游万里,探索全国的名家碑帖之源。访北京故宫博物馆、登泰山、转龙门、入西安碑林,寻古人墨迹之处,南到海南,北到根河,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,目睹全国各地碑帖近万件。每到一处都细心观赏,开阔了视界,在李建新心中产生一种抽象意味的感染力,形成共鸣,从感性的认识升华到理性的认识,从历代书法家的碑帖中感悟到书法艺术的根基所在,提升了他对书法的审美观,造就了李建新先生的运笔流畅,粗细均衡,多显其骨感,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。

李建新先生认为,书法是门独特的艺术,即应该承古人的智慧,又要从古人的传统书艺中走出来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书写风格,对书艺的追求是一个反复自省的过程,切不能只注意功夫技巧的修练,而应当在工作生活中去体察社会的各方面,提高自己的品位和修养,对书法创作都是很有义的,境界高了,加之有扎实的书法功底,书写的书法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种文人之风气。李建新先生还梳理书法脉络,关注当今书法行业现状,前膽书法走向,并为之探索前行着。

李建新从上小学时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剪纸、模仿古人画、连环画、画各种动物,上初中后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组,出写学校的黑板报,抄写毛主席诗词,用毛笔书写古人名帖,又以《兰亭序》《圣教序》入手领会古人的笔意和技法,为以后写书法打下基础。李建新还喜欢收蔵玉器文玩等。从玉石的纹理中得到书法线条的妙趣,玉石的温雅、灵气、冰洁、大美、品位之高是其它任何物品无可代替。李建新的书法作品也和他收藏的玉器一样,展露出了大美、大雅、大气之风。

漫漫书道苦苦追寻二十余年,坚持每日临习名家碑帖追研古人温婉苍劲之根,寻铁戟磨沙之源。李建新先生痴迷于书法为乐道。在河北书坛上影响力越来越大,是一颗耀眼之星。

《沁园春·长沙》毛泽东

《流水无弦万古琴,云中岳色天然画》